南方(东南)鲜食甜玉米组出苗至鲜穗采收68.4天,比对照粤甜16号早熟2.2天。

南方(东南)鲜食甜玉米区,适宜播种期3月中旬至4月中旬,密度3500株/亩左右,与其他玉米品种空间隔离300—500米以上,花期时间隔离不少于20天,注意防治玉米螟、草地贪夜蛾、小斑病、纹枯病及南方锈病。

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

闽双色8号玉米品种简介,适宜播种期3月中旬至4月中旬

一、闽双色8号玉米品种基本信息

1、审定编号:国审玉20243527。

2、作物名称:玉米。

3、品种名称:闽双色8号。

4、申请者: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。

5、育种者: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、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与特色旱粮研究所。

6、品种来源:闽甜系AS74×12hi307。

7、审定意见: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在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地区、上海市、浙江省、江西省、福建省、广东省、广西自治区、海南省种植。适宜在四川省、重庆市、贵州省、湖南省、湖北省海拔800米及以下的丘陵、平坝、低山地区及云南省中部的丘陵、平坝、低山地区种植。

闽双色8号玉米品种简介,适宜播种期3月中旬至4月中旬

二、特征特性

1、南方(东南)鲜食甜玉米组出苗至鲜穗采收68.4天,比对照粤甜16号早熟2.2天。

2、幼苗叶鞘绿色,花丝绿色,花药绿色,颖壳绿色。

3、株型平展,株高203厘米,穗位高64厘米,成株叶片数16片。

4、果穗长筒型,穗长19.0厘米,穗行数14—16行,穗轴白色,籽粒黄白双色,甜质,鲜百粒重41.7克。

5、经鉴定,感纹枯病,感小斑病,高感南方锈病。

6、经测定,鲜食甜玉米,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88.8分。

7、南方(西南)鲜食甜玉米组出苗至鲜穗采收82.4天,比对照粤甜16号早熟2.5天。

8、幼苗叶鞘绿色,花丝绿色,花药绿色,颖壳绿色。

9、株型平展,株高220厘米,穗位高71厘米,成株叶片数15片。

10、果穗长筒型,穗长19.1厘米,穗行数14—16行,穗轴白色,籽粒黄白双色,甜质,鲜百粒重45.7克。

11、经鉴定,中抗小斑病,感丝黑穗病,感纹枯病。

12、经测定,鲜食甜玉米,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87.2分。

闽双色8号玉米品种简介,适宜播种期3月中旬至4月中旬

三、栽培技术要点

1、南方(东南)鲜食甜玉米区,适宜播种期3月中旬至4月中旬,密度3500株/亩左右,与其他玉米品种空间隔离300—500米以上,花期时间隔离不少于20天,注意防治玉米螟、草地贪夜蛾、小斑病、纹枯病及南方锈病。

2、南方(西南)鲜食甜玉米区,适宜播种期3月中旬至4月中旬,密度3500株/亩左右,与其他玉米品种空间和屏障隔离300—500米以上,花期时间隔离不少于20天,注意防治玉米螟、草地贪夜蛾、小斑病及丝黑穗病。

闽双色8号玉米品种简介,适宜播种期3月中旬至4月中旬

四、产量表现

1、参加国家玉米品种联合体试验南方(东南)鲜食甜玉米组。

2、2022年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亩产(鲜果穗)865千克,比对照增产9.5%。

3、2023年区域试验复试平均亩产(鲜果穗)806千克,比对照增产2.9%。

4、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(鲜果穗)835千克,比对照增产6.2%。

5、参加国家玉米品种联合体试验南方(西南)鲜食甜玉米组。

6、2022年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亩产(鲜果穗)909千克,比对照增产8.4%。

7、2023年区域试验复试平均亩产(鲜果穗)893千克,比对照增产7.5%。

8、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(鲜果穗)901千克,比对照增产8.0%。

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农大全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大全立场。
桂甜575玉米种子特点
该品种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春季平均84天,秋季平均69天。适时播种,隔离种植,一般每亩宜种3500~3800株,采用双行单株或单行单
玉米芽子要掰吗,玉米芽子不用掰
玉米芽子不用掰。玉米芽子相当于玉米的叶片,可增加玉米整体叶片面积,从而提高光合作用。若贸然掰掉玉米芽子,会导致水分、养分流失,植株
正达1818玉米种子介绍,中抗矮花叶病
山西春播中晚熟玉米区生育期128天左右,比对照先玉335晚1天。适宜播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。亩留苗4500株,一般亩施复合肥40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