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条件的地区,对地表10cm或更深的土层淤灌数月,能避免多种花卉受根结线虫侵染、繁殖与增长。
重病田定植时,可穴施药剂防治,如10%的力满库,或用克线磷、茎线灵按对应量施用。
用D-D混剂熏蒸防害,垅上开沟,每667平方米用20kg原液,覆土熏7-14天后再种菊。
还可选80%二氯异丙醚乳油,用法同D-D混剂;或用3%的甲基异硫磷颗粒剂防治。
一、栽培菊花怎么防治根结线虫
1、为害症状
苗期、成株均可受害,但苗期症状不明显,根部侧根上生出许多细小的根瘤,初白色,后变褐色,初小米粒大,后长到绿豆大小,圆形至椭圆形,可多个串生,严重时,整个根系肿胀成鸡爪状,引起根部变褐腐烂,地上部叶色变黄。
2、发病特点
(1)根结线虫多在土壤5-30cm处生存,以卵或2龄幼虫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里越冬,病土、病苗及灌溉水是主要传播途径。
(2)可存活1-3年,翌年条件适宜时,由埋藏在寄主根内的雌虫,产出单细胞的卵,卵产下经几小时形成一龄幼虫,脱皮后孵出二龄幼虫,在土壤中移动寻找根尖,由根冠上方侵人定居在生长锥内。
(3)其分泌物刺激导管细胞膨胀,使根形成巨型细胞称根结,在生长季节根结线虫的几个世代以对数增殖,发育到4龄时交尾产卵,卵在根结里孵化发育,2龄后离开卵块,进入土中进行再侵染或越冬。
(4)在温室或塑料棚中单一种植几年后,导致寄主植物抗性衰退时,根结线虫可逐步成为优势种。田间土壤湿度是影响孵化和繁殖的重要条件。
(5)土壤湿度适合菊花生长,也适于根结线虫活动,雨季有助于孵化和侵染,但在干燥或过湿土壤中,其活动受到限制,其为害砂土常较粘土重,适宜土壤pH4-8。
3、防治方式
(1)有条件的地区对地表10cm或更深土层淤灌几个月,可在多种花卉上起到避免根结线虫侵染、繁殖和增长的作用,根结线虫虽然未死,但不可侵染。
(2)重病田定植时,穴施10%力满库颗粒剂,每667平方米5kg或用5%克线磷颗粒剂,每667平方米10kg、5%茎线灵颗粒剂,每公顷15kg。
(3)使用D-D混剂熏蒸,先在垅上开沟16-20cm,每667平方米用原液20ks,施后覆土熏7-14天后再栽菊花或直播,施药时要求地温为15-27℃,土湿5%-25%。
(4)此外还可选用80%二氯异丙醚乳油,每667平方米90-170ml,稀释1000倍,用法同D-D混剂。也可选用3%甲基异硫磷颗粒剂,每667平方米10-15kg。
二、菊花黑斑病怎么防治
1、主要症状
(1)发生在叶片上,严重时可蔓延至叶柄上。病斑初期为灰黑色斑点,周围有褪绿色晕圈。
(2)扩展后病斑近圆形至不规则状,内灰褐色,边缘黑褐色,周围有黄色斑。
(3)后期病斑中心部位黄褐色,干枯,在潮湿环境下病斑上会出现黑色粒状物。
2、发病原因
(1)为真菌性病害。病菌存活在土壤中及植株病残体上,借助风雨、浇水、气流、嫁接等传播,多从植株叶片气孔处、伤口处侵染危害。
(2)植株生长衰弱、土壤黏重、长期阴雨等容易诱发病害,种苗带菌是造成病害严重的主要因素。
3、防治方式
(1)更换栽培基质,增施有机肥,增强土壤通透性。
(2)栽培基质应进行,可选用500倍液的五氯硝基苯剂多次喷洒基质,数日后使用。
(3)发病初期,喷洒600倍液的代森锌或福美双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