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择母竹:选择母竹要选择肉质厚,出笋早、笋期长并且产量高的。
育苗方式:育苗有埋鞭育苗和播种育苗等方式,埋鞭育苗每亩埋鞭3000-5000株,播种育苗需要每亩播种10-15千克。
选地整地:土壤适宜选择疏松性好、质轻、微酸性、肥沃疏松性好的黄壤土。
合理栽植:每年初春断雪后的2月下旬至3月中旬这一个月栽植,成活率可达90%以上。
一、种植竹笋的方法
1、选择母竹
(1)要选择好的母竹,母竹应选“窄叶竹”,它的特点是竹叶较小、较窄,叶片淡绿,竹节平坦,笋呈炮垒形,肉质厚,出笋早,笋期长,产量高。
(2)母竹以二年生的“罗花竹”,三年以上的老竹不宜做母竹,由于老竹的鞭上芽头较少,出笋能力差,移植成活率低。母竹以胸径3厘米左右,蒲头浅,分枝低,无病虫害,生长健壮的为好。
2、育苗方式
(1)埋鞭育苗:选择1-2年的新竹取竹鞭,是带竹杆埋鞭育苗,竹杆上留1-2节活枝,每亩埋鞭3000-5000株,可产苗15000-20000株。
(2)播种育苗:每亩播种10-15千克,可产苗30000-40000株。关键在于在幼苗期必须对幼苗遮荫,减少阳光的直接照射,造成幼苗的死亡,并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。
3、选地整地
(1)育苗不论是埋鞭育苗或是播种育苗,土壤应选择疏松、质轻的黄壤土。土层在30厘米以上,不过于粘重的黄壤、黄棕壤都能生长,以肥沃疏松浑厚的微酸性土壤上生长。
(2)整地以穴状整地为主,整地规格为60×60×50厘米,塘打完后要把表层土壤回进塘内,回土要达到塘深的三分之二以上,有条件的可结合回土,在塘内施足以有机肥为主的厩肥。
4、合理栽植
(1)栽植密度
①主要根据用苗种类来确定栽植的密度。因方竹属于混生竹种,一至二年生的实生苗竹鞭不发达,移植后走鞭慢。
②面竹繁殖苗鞭粗芽大,移植成后每年可走鞭1米以上,成林快。要使方竹林能在5-8年内获得较好的效益,种植密度实生苗每亩100株以上,竹鞭繁殖苗每亩74株以上。根据各地的经济条件,可适当加大种植密度。
(2)栽植时间
以每年的初春断雪后的2月下旬至3月中旬的一个月时间内,栽植成活率,可达90%以上。
(3)栽植方式
①竹苗根系因为木质化程度高,起苗后放置时间过长,容易造成竹苗失水,影响成活率,因此不易长途运输,为了确保成活率,从起苗到栽植完毕,通常不要超过72小时,在48小时内栽植完毕,成活率比较高,是随起随栽。
②并且起苗后立刻浆根,如需长途运输,则要用稻草按30株一捆把根包住。栽植时可根据竹苗的大小,采用不同的种植法,一至二年的实生苗可采用中心栽植,并确保竹杆直立。
③而二年以上的实生苗或竹鞭繁殖苗,先要对竹杆进行切杆,切杆后苗高60厘米左右,栽植后的竹苗竹杆倒向山坡的下方,与水平面成45°的夹角,土壤外面只留1-2节活枝,以减少水分的蒸法,提高成活率。
二、竹笋种植后的管理方式
1、栽植成活后,应施人粪尿以助生根和发鞭。以后每年春秋两次施肥,春季施肥,可恢复母竹生长势及促进春笋发育成新竹。
2、秋季施肥,是供新鞭形成竹笋,大多结合松土,除草,埋鞭清整竹园等进行,常用肥料有人畜粪尿,堆肥,垃圾、塘泥等。
3、栽植母竹后,第三年起可采收竹笋,以4-6年生出笋更多,春笋是主产品,通常在春笋将出土或刚出土时掘取,过迟则组织纤维化,品质降低。
4、冬笋在立春前掘取,可结合冬季松土进行,夏季采收鞭笋,8月以后就应停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