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素主要成分为碳、氮、氧、氢,合成原料为二氧化碳和氨。
尿素需通过土壤中的脲酶水解为碳酸铵或碳酸氢铵才能被作物吸收,水解速率受温度、湿度和土壤酸碱度影响。
尿素可提高植物叶片氮含量,促进植物生长,抑制花芽分化,调节花芽数量,此外,尿素与洗衣粉混合后可有效防治害虫,如红蜘蛛、蚜虫等。
一、尿素的主要成分
1、尿素(脲、碳酰胺)是一种由碳、氮、氧、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,化学式为CH4N2O,氮含量46%,是固体氮肥中氮含量最高的一种肥料,同时尿素也是第一种由无机物质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,其合成的主要原料为二氧化碳和氨。
2、尿素是一种中性速效性氮肥,如果根据氮含量进行计算,每kg尿素相当于1.35kg硝酸铵,2.2kg硫酸铵,90-100kg新鲜人尿。
3、尿素作为肥料使用时,需要经过土壤中的脲酶作用,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可以被作物吸收利用,而水解转化速率受到土壤ph值、温度和水分的影响。
4、通常在合适温度范围内,如果温度越高,则转化速率越快(10℃时,尿素转化成铵态氮需7-10天左右,20℃时,需要4-5天左右,30℃时,需要2-3天左右)。
二、尿素有什么作用
1、调节花量
(1)为了克服苹果地的大小年,遇到小年时,可以在花后5-6周(苹果花芽分化的临界期,新梢生长停止或缓慢,叶片含氮量呈下降趋势)时叶面喷施0.5%尿素水溶液,连喷2次。
(2)可以提高植物的叶片含氮量、加快新梢生长、抑制花芽分化,从而使花芽数量控制在一个适宜的范围里面。
2、疏花疏果
(1)桃树的花器对于尿素比较敏感但嘎面反应较迟钝,因此桃和油桃的疏花疏果,一定要使用较大浓度(7.4%)才可以显示出良好效果。
(2)最适合的浓度为8%-12%,喷后1-2周内就能达到疏花疏果的目的,在不同的时期、土地条件、品种的反应尚需进一步试验。
3、防治虫害
用尿素、洗衣粉、清水按照4:1:400的比例搅拌混匀后,可以避免蔬菜、果树、棉花上的红蜘蛛、蚜虫、菜青虫等害虫,杀虫效果能达到90%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