蛇的繁殖方式分为卵生和卵胎生,具体繁殖方式与蛇的种类有关,比如游蛇科的蛇均为卵生,而蟒科、盲蛇科和眼镜蛇科的蛇部分为卵生、部分为卵胎生,其中生活在寒冷地区和高山的蛇类通常为卵胎生。

卵胎生是指受精卵留在母体的生殖道内发育并形成幼体,最终经生殖道产出,但是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卵本身而不是母体。

蛇属于胎生还是卵生动物,分为卵生、卵胎生品种

一、蛇属于胎生还是卵生动物

1、蛇既有卵生,也有卵胎生。游蛇科的蛇都是卵生,蟒科、盲蛇科和眼镜蛇科的蛇有些是卵生,有些是卵胎生。

蛇属于胎生还是卵生动物,分为卵生、卵胎生品种

2、一般生活在寒冷地区和高山的蛇类大多是卵胎生,例如蚺蛇,这种生产方法可使卵停留在母体输卵管里,使发育的胚胎可以维持所需要的温度,不受外界多变环境的影响,几乎所有的海蛇类也都是卵胎生。

蛇属于胎生还是卵生动物,分为卵生、卵胎生品种

3、卵胎生指的是“体内孵卵”的意思,也就是说动物体内受精产生的受精卵留在母体的生殖道内,藉卵本身的卵黄质发育成幼体,直到胚胎发育完全才生出来。一待成熟,母体的生殖道将收缩以把幼体连同卵膜排出体外。

蛇属于胎生还是卵生动物,分为卵生、卵胎生品种

4、所以卵胎生动物的胚胎受到母体的适当保护,孵化存活率比卵生者较有保障。受精卵发育时除了利用卵黄的养分外,其发育所需的气体的交换和水分的保持,仍然依赖母体供应。

蛇属于胎生还是卵生动物,分为卵生、卵胎生品种

二、卵生蛇类有什么品种

1、五步蛇

(1)五步蛇的卵多产在天然洞穴中,洞道浅短干燥,产卵数目多少不等,年轻母蛇产卵早但数量少,年老母蛇产卵迟但数量多,通常为12-18枚。

(2)卵白色,长圆形,卵壳软,触之如纸。卵产出时多竖成圆圈状,粘在一起,一般1-3天产完。约24天孵出幼蛇,出壳时体长19公分。

蛇属于胎生还是卵生动物,分为卵生、卵胎生品种

2、银环蛇

(1)银环蛇为卵生,卵常在11月中旬开始入蛰,至翌年5月上旬出蛰,多于6月间产卵,每次产3-12枚,孵化期需要45-56天,幼蛇三年后性成熟。

(2)栖息于平原、丘陵或山麓近水处,傍晚或夜间活动,常发现于田边、路旁、坟地及菜园等处。

蛇属于胎生还是卵生动物,分为卵生、卵胎生品种

3、乌梢蛇

(1)乌梢蛇为卵生,母蛇7-8月间产卵,每次产卵7-30枚,孵化期为45-50天。母蛇在公母比例中占51%,受精卵占产卵数的91.4%,自然孵化率64.6%,自然成活率30%。

(2)多栖息在平原、低山区或丘陵,田野、农舍也能经常见到,春末至初秋季节常常出如今农田和农舍附近。

蛇属于胎生还是卵生动物,分为卵生、卵胎生品种

三、卵胎生蛇类有什么品种

1、蝮蛇

(1)蝮蛇为卵胎生,胚胎是在雌蛇的体内发育成长的,小蛇出生之后就可以独立生活。由于这样的生殖方法可以使小蛇得到最好的保护,所以成活率很高。

(2)每年的5-9月是蝮蛇的繁殖期,每一条雌性蝮蛇可以产下2-8条小蛇。刚出生的小蛇体长在14-19厘米,体重为21-32克。

蛇属于胎生还是卵生动物,分为卵生、卵胎生品种

2、海蛇

完全水栖的海蛇为卵胎生,每次产下3-4尾20-30厘米长的小海蛇。而能上岸的海蛇,依然保持卵生,在产卵季节经常成群结队到固定的海岛上去产卵,菲律宾的加托岛就是海蛇常去的海岛之一。多年来,人们一直在这些岛上进行商业性的捕蛇活动。

蛇属于胎生还是卵生动物,分为卵生、卵胎生品种

3、蚺蛇

(1)蚺蛇位于前方的吻鳞较大,并呈水平棱角状,但后方的鳞片则会逐渐缩小。体型呈圆桶状,尾部较短且末端为圆形,外观宛如受过伤的头部通常。

(2)全身为褐色。栖息于沙漠及干燥地区。卵胎生,在水中或水边交配,9个月后母蛇生下18-42条幼蛇,每条长度皆超过62公分。

蛇属于胎生还是卵生动物,分为卵生、卵胎生品种

四、蛇类的习性

1、蛇属于肉食性动物,吃的动物种类繁多,但并非一成不变,依靠嗅觉或者视觉找到食物,在行进上利用腹部与地面摩擦蛇形前进。

2、地区一年四季温度变化大时,蛇的活动也有明显的季节差异。从春末夏初到冬初,由于气温均在10-35℃,在20-35℃时四处活动觅食、饮水。 

蛇属于胎生还是卵生动物,分为卵生、卵胎生品种

3、冬天气温开始下降变冷时,蛇的体温则随之下降,机体功能减退,当气温下降至10℃时,蛇停止一切活动,开始冬眠。

4、蛇每天活动的规律和捕食、环境、温度、光线等相关。有的蛇活动属于昼出性活动,有的则属于晨昏性活动。

蛇属于胎生还是卵生动物,分为卵生、卵胎生品种

5、蛇的生活存在蜕皮现象,从吻端开始逐渐向后开始蜕皮,与蛇的生长有一定联系,另外还与温度、湿度等环境因素有关。

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农大全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大全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