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床症状:本病潜伏期为8-20天,发病时症状多,包括体温升高、身体僵硬、食欲下降、呕吐等,若严重时还会出现贫血和低血压性休克;它与犬梨形虫混合感染会加重病情,再感染仍有急性症状。
流行特点:本病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,可感染狼、豺等多种野生动物,是犬立克次氏体和犬梨形虫的宿主。
病理变化:身体日渐消瘦,贫血,脏器肿大等,且并发梨形虫时黄疸更严重。
一、犬立克次氏体病介绍
1、流行特点
本病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。血红扇头蜱是犬立克次氏体的宿主,也是犬梨形虫的传播宿主,所以常引起二者的混合感染。也可感染狼、豺、野犬、狐等野生动物。
2、临床症状
(1)本病的潜伏期为8-20天,体温突然升高,精神沉郁,昏睡,口、鼻有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,身体僵硬,四肢或下腹部水肿。
(2)咳嗽或呼吸困难,食欲下降,并出现黄疸,呕吐和进行性消瘦,眼流黏液脓性分泌物,严重时出现贫血和低血压性休克,有的口、鼻黏膜和生殖道黏膜苍白、出血,眼前房积血,排血尿及黑色粪便。
(3)与犬梨形虫混合感染时,病情更为严重。1-2周后症状减轻,转为慢性期,最长可达4个月,如再感染,仍表现急性症状。
3、病理变化
身体消瘦,贫血,肝脏、脾脏肿大,肺部有散在点状出血,淋巴结肿大,黄疸(并发梨形虫时更加严重),肠黏膜溃疡出血,肺水肿和胸腔积水较少见。
4、鉴别诊断
(1)犬立克次氏体病与犬钩端螺旋体病
①二者均有体温升高,精神沉郁,可视黏膜黄染,呕吐,体表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。
②区别:患犬钩端螺旋体病的病例表现为肌肉疼痛,血尿、尿闭或尿呈豆油样(浓茶水样),急性淋巴结肿大,可视黏膜黄染。剖检可见黏膜潮红、出血,呈黑红色,肝脏肿大,有棕黄色斑点和出血点。发热期采集病料暗视野镜检,呈现典型的“O”"S""C"状的病原体。
(2)犬立克次氏体病与犬巴贝斯虫病
①二者均有体温升高,精神沉郁,呕吐,可视黏膜黄染等临床症状。
②区别:患犬巴贝斯虫病的病例尿呈黄褐色或血尿,血检血细胞内有巴贝斯虫。
(3)犬立克次氏体病与犬华支睾吸虫病
①二者均有进行性消瘦,可视黏膜黄染等临床症状。
②区别:患犬华支睾吸虫病的病例腹泻,剖检可见腹水,胆管、胆囊有虫体,粪检有形如灯泡样的虫卵。
5、防治措施
(1)预防
注意场地的灭蜱工作,犬从有蜱地区回来应检查体表有无蜱附着,在危险地区用敌敌畏喷洒,或用1%敌百虫溶液药浴。
(2)治疗
治疗原则为抗菌和支持疗法。
①复方新诺明,犬按30毫克/千克体重,口服,每天2次,连用3-4天。
②四环素,犬按15-22毫克/千克体重,口服,每天3次,连用3-4天。
③金霉素,犬按20毫克/千克体重,口服,每天3次。
④多西环素,犬按5-10毫克/千克体重,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,每天2次,连用10-11天。
⑤咪多卡,犬按5-7毫克/千克体重,皮下或肌内注射,14天后重复1次;猫按2-5毫克/千克体重,肌内注射,14天后重复注射1次。
二、犬冠状病的病因与流行病学特征
1、病原
犬冠状病毒是病毒传染源,病犬的胃肠中主要有病毒,并随着粪便排出。它主要通过污染饲料、饮用水传播,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。
2、感染源
患病的狗狗是主要的传染源。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,病毒在粪便中可以存活6-9天,在水中可以存活非常久。这种疾病一旦发生,就会蔓延很快。
3、易感动物
犬类是易感动物,猪和猫有可能会被感染。不同年龄、品种、性别的狗对冠状病毒的抵抗力也不同,2-4个月的幼犬患病率最高。
4、流行病学特征
呈现全球分布。多发于寒冬,传播快,常波及全窝狗数日。